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产汽车品牌的划分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产汽车品牌的划分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产摩托车的一线二线三线分别有哪些,依据是什么?
专业解析摩托车故障,精准推荐所需车型。大家好,我是 骑士分享 欢迎您的关注!
这里的国产摩托车应该特指的是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能够称得上一线的,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如若不然只能向后排名。
1.品牌认知度,所谓的品牌认知度就是摩托车所属品牌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可以说是后三项的综合体现,而有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当前品牌的排名就会靠前,不然只会淹没在茫茫车流中。
2.技术实力,车企的核心技术是长足发展的根本,如果一家车企连核心技术都没有,那么就不可能称得上是一线品牌。而所谓的核心技术既包括对发动机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研发,也包括对产品品质的控制能力。
如果将这两项细分来讲,那么还会包括很多个项目,比如技术的储备,产品用料的把控,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现代化的整机装配流水线等等。这是考量摩托车品牌排名时比较重要的一个项目。
3.市场保有量,它直接决定当前品牌在市场上的销量,虽然销量不代表质量,但没有质量怎么会有销量,广大摩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信息化时代,光凭外观和配置是很难有市场销量的,换言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当前车辆面面俱到,表现出高水准,那么就会得到市场的青睐。
4.售后服务,当一款摩托车前三项都具备时,如果它非常忽略售后服务,或者售后网点不够健全,那么和一流品牌也是挂不上钩的,反而将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能够良好的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才是一个一流品牌所具备的实力。
通过以上四点的介绍可以看到,真正意义上能称得上国产一线品牌的摩托车其实并不多,也就是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比如豪爵,春风,宗申,隆鑫,钱江贝纳利,力帆等(排名不分先后)都可以算得上是一线品牌,其中的豪爵稳坐第一把交椅多年,因为这个品牌的车型以上四点的表现比较均衡,而其它品牌也会有各自比较突出的点,比如宗申和隆鑫的技术储备,研发能力,品牌认知度等,都是自主品牌中比较给力的。
至于二三线品牌就不做介绍,只要是一些以上四点综合展现不够均衡的品牌车型,基本上都可以算得上是二三线品牌,虽然它们某个方面的表现可能不错,但和主流的一线品牌还是会有一定的距离。
从综合质量来说:豪爵无疑是最好的,但是没有大排量的,就如没有摩托文化的灵魂一样。钱江贝纳利应该是灵魂最好的,唯一国产四缸发动机,虽是收购意大利的,但确实有欧洲摩托车文化的精髓。但是制造工艺质量得提高,二是轻量化得加强。隆鑫与宗申发动机研发比较给力。
你认为国产汽车一线,三线,三线的品牌都有哪些?
据说国产汽车品牌一共有130多个品牌。
我觉得一二线应该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些品牌,当然也可以按照销量情况来区分。
二线可能就是:五菱、上汽乘用车、奇瑞、比亚迪、广汽传祺、红旗、小康
三线可能就是:东风柳州、江淮汽车、东风启辰、北京汽车、一汽奔腾、东风风神之后的品牌了
不过也有部分车友认为五菱应该属于一线、毕竟保值率有那么高
我觉得如果你要买自主汽车的话,只要认准了比较靠前的几个品牌,那么都是比较不错的,毕竟自主汽车今非昔比,不过如果是一些听都没有听过的品牌,还是要留个神,小毛病可能会有点多。
乘用车·国产汽车品牌等级排名
汽车品牌等级一般用几“线”来区分,结构类似于倒金字塔结构,按照品牌形象、品牌影响力、销量保有量等参数综合判断,表现最好为一线稳定了国产车的发展其他品牌顺延,以这三点为衡量标准排名大致为。
一线品牌:长城、吉利、比亚迪,这三个品牌分别在SUV/皮卡、轿车、新能源汽车三个领域长期维持稳定为销冠,销量保有量反应的是量产车质量、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品牌形象,所以一线三强当之无愧。
二线品牌:上汽荣威MG、长安汽车、广汽传祺、江淮汽车,这几个品牌的量产车特点是瑜不掩瑕,如荣威这类持续热销的品牌但问题不断,长安汽车也经历了机油门的暗黑期且为摆脱逆向设计,传祺汽车有合资车的自持但技术并不领先所以未能持续热销;江淮汽车比较另类属于技术流,量产的汽/柴油发动机表现比较突出,但在乘用车制造的品控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线品牌:除以上品牌全系在列,国产汽车品牌有一百余个但市场基本被这几个品牌占据了90%,剩下一百多个品牌在瓜分10%的份额。细化之后在三线也还能分出三六九等,不过这些品牌的结局基本相同,所以没有必要再细分了。
不过近期已经看到问题或发展状态较差的三线品牌应该有以下几个:
- 力帆汽车
- 华泰汽车
- 川汽野马
- 海马汽车
- 比速幻速
- 昌河汽车
- 哈飞汽车
- 陆风汽车
- 凯翼汽车
- 观致汽车
这些品牌不论销量保有量还是品牌知名度都可以说非常差,有些已经被收购或破产有些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在三线能持续发展的品牌比较看好东风、众泰、中兴和黄海,随着热销车型的逐渐转变新能源契合给了众泰这个企业在二线新能源发力的机会,皮卡车一旦解禁或商转乘老牌皮卡制造商也能二次焕发青春。
反而是那些垂直乘用车领域但毫无建树的品牌会持续在三线垫底,最终要面对的只能是被收购或形成低端联盟;国产乘用汽车车企最终会剩下3~5家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小品牌部分会形成联盟而大多会成为历史。
上文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国产车要分一线到三线,到还真的不好说和评论,根据销量和市场表现以及用户口碑来看的话,我们可以分为多个梯队吧。
当前,个人意见,综合评定来看,第一梯队有 吉利、长城、长安、荣威、奇瑞、比亚迪、红旗、五菱、宝骏;第二梯队有中华、众泰、奔腾、江淮、北汽、大通、中兴、名爵、陆风、长丰、东南、海马;第三梯队有力帆、华泰、哈飞、福田、昌河、纳智捷、启辰、野马………
由于自主品牌粉丝众多,区分三线品牌尚且可以,细分到一线、二线就会比较棘手。加之自主品牌起步均较晚,如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等品牌,又都曾坐过自主品牌头把交椅,有过一时的辉煌。随便一个排行榜,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不过我想说的是,比起后台看不到的研发实力,终端的销售数量确实是一个车企整体竞争力的表现。比如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林肯等品牌,谁优谁劣呢?但为何BBA又被称为国内一线豪华品牌呢?毫无疑问,还是谁卖的车多,谁才有话语权!
有了这个评判原则,自主品牌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就细分明显了。我们将那些百万级销量或准百万级销量的品牌列为第一梯队,将50万级销量列为第二梯队,则有以下排名。
2015年,长安销量937980辆、长城销量662475辆、吉利销量542715辆;
2016年,长安销量1284545辆、长城销量1074471辆、吉利销量765851辆;
2017年,吉利销量1247516辆、长安销量1128000辆、长城销量950315辆;
2018年,吉利销量1500838辆、长城销量915039辆、长安销量861829辆;
长安、长城、吉利在近五年的销售纪录中均位于自主品牌的“前三甲”,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自主三强”的销量经常徘徊于“百万级别”或者“准百万级别”,其它的品牌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才是第一?
这个标题一看感觉是来搞事情的,因为国内上亿车主加上各种车黑、车吹还有层次不齐的车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跟看法,不论怎么排肯定会有人跳出来不服,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心中那杆秤才是最正确的,所以这个题目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只能说见仁见智
从个人角度来看,目前国产品牌其实远没发展到可以分那么多层次的程度,最多不过是分成一线品牌跟其他,如此而已
一线品牌
奇瑞、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宝骏、荣威),这些自主品牌不论从本身底蕴、造车实力、产品影响力亦或市场销量等方面来看都名列前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品牌的支撑国内国产品牌很可能会呈现雪崩式下滑
其他品牌
剔除上面几个品牌后,剩余的国产品牌包括新能源的蔚来、小鹏等个人认为都可以划分为“其他”一类,不是说这些品牌不行,只能说要走的路还很长,尽管短期来看销量还不错,可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对这些品牌旗下车型个人觉得偶尔尝鲜还行,拿来当家庭唯一用车还是有些欠妥,用某车主的话来说就是“买了个爹回来,实在折腾不起了”
当然以上纯粹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再正常不过,不喜勿喷,欢迎亮出自己的观点一起讨论,有理有据才显风范,无脑喷请绕道
国产运动鞋和阿迪耐克等品牌运动鞋在质量方面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本人也是一个球鞋爱好者,试着回答一下。
首先可以确认,我们国产的品牌在鞋子的质量和耐穿度上并不比国外品牌差。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三十年前满大街胶底鞋,生产不出好的运动鞋的国家了,包括耐克和阿迪很多品牌全球最大代工厂都在中国。
首先,阿迪耐克真正强的是营销。比如篮球鞋系列,耐克主打的四位球星:詹姆斯,科比,杜兰特,欧文。阿迪主打的几位球星:哈登,利拉德和罗斯。其不论是在球场表现和全球影响力上都远超李宁匹克的代言球星。Air Jordan和Kyane West的Yeezy系列每次发售都会引起鞋迷的哄抢,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这就是市场包括文化的影响力。我国球鞋市场起步晚,在一些球鞋上工艺上还处于模仿阶段,与这些品牌有差距是很正常的。
其次,球鞋创新和研发技术的不同。可能是莆田系影响过于强大,国产品牌始终没有在这方面站稳脚跟。虽然近几年像是李宁推出的云科技也广受关注,但这种创新还是过少。像是耐克已经由最早的Air Sole发展到后来的全掌Zoom,包括最近推出的React技术。阿迪在尝到了Ultra Boost大卖的甜头之后,在今年又推出了一款future 4D跑鞋。每年阿迪耐克都会抽出大量经费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毕竟设计和科技才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在做工上的完善,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树立本土品牌意识,以及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都是急需解决的部分。
国产运动鞋和NIKE、adidas的质量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当然这么说是不全面的。
毕竟NIKE、adidas在全球有那么多的代工厂,而且每个代工厂的生产质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只能说国内品牌和中国制造的Nike、Adidas的质量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不管是Nike还是adidas,都会在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设立代工厂。
为了降***作成本,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在本土就近取材,只有某些特殊材质,才会使用到进口材料。
所以在球鞋的制作的原材料上,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并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工艺上呢?
早期的Nike、adidas的制鞋技术确实要领先于国内品牌,但是随着国内品牌的渐渐发展,工厂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人员的不断精进,目前来说,在制鞋技术上,两者并没有太大差别。
那么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别在哪呢?
1.品牌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产汽车品牌的划分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产汽车品牌的划分标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