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势力造车背后的资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势力造车背后的资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势力造车什么意思?
新势力造车就是指相比一些传统的汽车老牌生产企业而言的,是指才进入汽车生产行业的一些新的汽车厂商,当然,相比传统的燃油车而言,现在的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商也往往会被我们称之为新势力的造车企业。
比亚迪为什么不算造车新势力?
比亚迪既不算是传统车企,也不算是造车新势力,或者我们可以说它二者参半。比亚迪和所有的传统车企都不同,它入局汽车领域的初心就是利用自身的电池技术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
补贴下降、外敌入侵,国产新造车势力慌了吗?
补贴调整、合资进口EV的发力,这两点是造车新势力的催命符。
造车新势力品牌是依靠补贴生存最严重的全新车企阵营,0起步、跨行业、组装车、低品质应该是这类车企的主要标签,这类量产车只能依靠共享出行勉强生存,补贴一旦缩水制造成本大幅上涨会是新势力的巨大压力,涨价连共享市场都会失去,不涨价等待的只是破产。
其次还有一些另辟蹊径但同样有诸多问题的新品牌,比如蔚来、小鹏、拜腾等,没有技术可以模仿特斯拉汽车通过性能掩盖汽车制造环节的某些不足,定位高端精准的吸引对电驱感兴趣但对技术比较“懵懂”的中产。然而这些品牌同样有很大的危机,尤其是在补贴调整之后。
以小鹏汽车为例,其量产车小鹏G3指导价已经高达22.78-25.78万,纯电续航仅仅351~365公里是极低的水平,在这一价格范围内这台车要直接面对的竞品车型是国产比亚迪唐EV600。补贴调整后G3价格预计上调2~3.4万,G3包括同类新势力品牌一旦与EV600的唐重合基本决定了命运。
以蔚来汽车为例,ES6指导价高达35.8-54.8万,纯电续航也仅仅是420公里起步、旗舰款也仅有510公里,对于一台国产高端SUV而言续航里程太少了。以ES6的定价要直面特斯拉,续航里程即使在伯仲之间但品牌影响力差之千里,如果model Y量产ES6也会凉透了。
至于补贴的调整蔚来很大气的说明了不涨价,然而使用镍钴锰电池、容量仅仅为70~84kwh,成本比26~36万的唐EV的82.8kwh相当,本就是暴利再涨价也不合适了吧。
这些新势力品牌从诞生之初就是资本的疯狂,似乎没有哪个车企是真正以造车为初衷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依靠的仍是传统汽车制造商,新势力品牌只是特殊时期的畸形产物,补贴是它们的动力源,一旦这一动力的性能降低或者完全消失,这些车企应该会陆续消失。
国产汽车上百家车企导致***不够集中、发展不够迅速,在达到某个节点时一定会出现一次洗牌,最终能省下3~5家乘用车企或联盟性质的大型车企可能性较大,新势力造车注定会是昙花一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 中国制造 是不会慌的 中国保有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市场 国内对汽车的需求量 会日益增大 目前 还没有 完全饱和
第二 进口关税的增加 也会影响进口车的销售
入股中国造车新势力,日产汽车这次打的是什么牌?
入股入股中国造车新势力?这并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同样也不是空穴来风!
日产聆风是全球销量最高的纯电动车,全球销量遥遥领先,但是纯电的轩逸,在国内市场表现如何呢?我想这个问题,日产应该看的很清楚,他是无法超越比亚迪、北汽、吉利等国产品牌。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在政策上差异,更多的还是角色的转变。毕竟外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仍为“追赶者”的角色。因此日产收购一家初创电动造车企业,例如车和家、威马,即可以帮助日产更好地吸引中国买家,并且能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发展上更加接地气。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考虑,本来很稳固的日产-雷诺-三菱联盟现在面临着分崩离析,而中国作为日产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快布局速度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的市场和其他国家市场最大不同,就是我们直接重视纯电,而对日产、发丰田本身拥有的成熟混电并没有给出更理想的出门(因为没有***补贴)。所以与其大力开发专属电动车平台,不如入股中国造车新势力,更加划算的多。
日产入股汽车新势力本身并不奇怪,中国市场作为日产的战略实施重地,其品牌保有量自是一目了然。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制造未来大趋势,日产如此庞大集团怎么会不御风前进?
风向有了,随风前进无非就是要技术,要钱,要平台,要市场环境。就日产而言,哪点会是他的目标呢?我想日产最器重的是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环境。
目前中国政策大力度支持新能源,口碑和形象的塑造也有了,这些不是任何一家成熟车企用钱用技术就可以短时间办得到的,结果是花钱入股就都可以办到了。
所以,我觉得日产入股国内汽车新势力是迟早的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势力造车背后的资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势力造车背后的资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