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想汽车市销率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理想汽车市销率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市值超7000亿美元,市盈率231倍,亚马逊有泡沫吗?
- 卓胜微盈利预增200%左右,你觉得当前的卓胜微估值合理吗?
- 美团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
- 百威亚太黯然离场,是否预示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
市值超7000亿美元,市盈率231倍,亚马逊有泡沫吗?
如果说,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你投资100万元,本金在一个很长、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不能赎回,而每年项目产生的利润全部给你分红不自留。现在明确告诉你,据估计连续分红231年以后你相当于回本,很嗨皮吧?......当然你也不能不顾虑项目会有亏损的年份、会有玩不下去翻盘破产的可能……那么,你会不会投资它?
有人肯定觉得什么人会这么脑残来投资这样的项目啊?……
而这恰恰就是市盈率的定义!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我***定这是一个新成立的项目,没有上市,自然没有股价波动,没有人为炒作,没有红利税,没有通货膨胀,那么情景的描述就跟上面所说的一模一样。
因此,股市的股票,市盈率大多是在10-30之间,这都是正常的;如果考虑到上市股价波动等多方因素,市盈率达到50很了不起了;如果市盈率达到100以上,别管它是什么项目,别管他有多大的光环,哪怕是玉皇大帝用他的位子担保的项目,都不要理睬就对了!绝对有泡沫!!!
去他的亚马逊吧!
亚马逊,现在是全球股票市值的前五名公司,市盈率有些高,但是,不代表有泡沫。如果散户学会对亚马逊的理解,对做好A股的高市盈率股票,将有很好的帮助。
投资是一场旅行,在旅途,遇见您。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亚马逊的股票情况。
现在亚马逊的股票价格是1448美元,股票市值是6***9亿美金。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亚马逊最早成立于1995年,只是一家经营网络书籍销售业务的公司。如今,23年过去了,亚马逊已经成为市值7000亿美元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与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齐名,贝索斯也因此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而回首“中国的亚马逊”(当当网),如今已经嫁入海航系。
根据最新的收盘价,亚马逊股价1730.79美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每股,市盈率228.37倍。从基本分析横向比较来看,亚马逊确实算得上一家有泡沫的公司。而且这几年,关于亚马逊泡沫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公认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价值判断标准,面对新型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切勿盲目定论。
在说泡沫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年亚马逊仅能得到1.5亿美元的营收,2017财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778.66亿美元,20年间增长接近1200倍。同期,亚马逊的股票从19***年至今,21年上涨700倍。
亚马逊作为全球第一名的电商公司,占有美国40%的电商市场。截止到目前为止,从财报书来看,亚马逊的业务一共分6块业务:
第一块业务是自营网上商城业务,有点类似于京东商城这种,是亚马逊最传统的业务模块,2017净销售收入达到1083.54亿美元,占比接近61%;第二块是实体店业务;第三块是第三方服务,就是类似于淘宝的模式,提供***和技术抽取交易佣金;第四块是用户订阅收入;第五块业务是云计算业务,云计算已布局有十几年;最后一块业务为广告业务,这是一块轻资产、高利润、高成长的业务。此外,亚马逊还积极推进物流、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更出色的是,根据2017年Q4财报,亚马逊仅一个季度里所创造的利润,就超过了亚马逊在过去14年时间里所创造的利润——从它在19***年5月首次公开募股后的58个季度里。
此外,亚马逊的高市盈率与美国特有的GAAP会计准则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花掉的钱有两种处理方式,资产化和费用化,资产化处理方式下可以增加利润,而费用化处理方式下,会导致利润变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都必须遵循GAAP会计准则来报告自己的财务报表,因此无论是研发开支还是开发开支都只能费用化。在费用化的方式下,美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利润其实是被低估的。
卓胜微盈利预增200%左右,你觉得当前的卓胜微估值合理吗?
卓胜微的亮点
一是公司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因此产品具有较好的定价权;
三是未来5G产品需求升级带动射频产品升级趋势下,公司有望实现国产替代,从而获得较好的盈利能力。
业绩预告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
首先去年净利润基数比较小,只有1.62亿;其次今年的业绩也是超预期了。
考虑到5G时代,拥有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优质客户,同时也是射频前端芯片为数不多的国内公司,ROE、毛利率均比较优秀。
研发占营收比约为9%左右
每一款射频产品生命周期在1-3年, 随着竞争对手推出类似产品会逐步压缩公司毛利率空间。
因此公司需进一步需求新的产品增长点,而近年来公司研发占营收比约为9%左右,在高端化替代的过程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总结
那么当前的卓胜微估值合理吗?不合理,太高;
对于未来预期太高是否看好该股未来表现?短期看好,风口,资金选择;长期不看好,估值太高,难以消化。
企业增长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完全依靠内部资本增长;主要依靠外部资本增长;平衡增长;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增长率的***设条件是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财务政策不变,经营效率不变。
摘抄一段国信证券对于该公司的研究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年业绩同比增长193%~213%,超出市场预期。公司预告2019年业绩区间4.76~5.08亿元,同比增长193%~213%,中值4.92亿元,同比203%,超过市场4.54亿元的一致预期。公司2019年新老客户需求提升,带动公司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测算Q4净利率小幅提升,预计主要系新老客户需求提升所致
测算公司Q4营收同比增长约292%,Q4净利率区间为34%~38%,中值为36%,同比提升16pct。公司SWITCH开关类等产品,Q3起导入国内品牌H大客户顺利,同时三星等老客户产品性能升级,两者需求增长推动公司产品放量,带动营收及净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致力核心技术正面突破,滤波器产品小有所成
公司核心发展理念,不做技术的跟随者,而是做领先产品的开创者,打入最好的客户阵营,从而享受最好的产品价格,获得杰出的财务表现。目前公司在CMOS、SOI、锗硅、砷化镓等工艺技术平台广纳高端设计人才并多点布局,通过技术域互相交叉延展,寻求开创性研发突破,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公司SAW滤波器产品小有所成,逐步小样出货,未来有望进一步开花结果。
国***频芯片龙头,长期往平台化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是典型的细分领域龙头,处于射频芯片的大赛道。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逐步展开,目标打造射频前端大平台,综合覆盖开关、滤波器、PA等射频前端芯片领域。预计19~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05/7.66/1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2%/33%,对应PE 89.2/58.7/44.3倍,给予“增持”评级。
应该是太贵。结论仅供参考,不要用于投资决策,仅仅是惹个人看法,后面给数据供参考。
卓胜微是一家射频芯片供应商,产品主要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
可以做一个同行类比,根据卓胜微提供的数据,主要同行如下图所示。
卓胜微2018年营业收入是5.6亿元,折合美元0.81亿美元,可以看到,卓胜微与其它有相同业务的公司对比,营业收入非常低。
上图中,卓胜微市销率是77.78倍,其它公司远低于卓胜微,哪怕是行业龙头博通,也只有5.7倍。与卓胜微对比的6家公司里,思佳讯最相似,因为他们两者营业收入都是来自射频芯片,思佳讯营业收入38.68亿美元,是卓胜微0.81亿美元的47.75倍,从营业收入规模看,思佳讯市是射频芯片行业的老二,市值是212亿美元,卓胜微市值63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36倍。市值折算成人民币可能更清晰,卓胜微430亿元市值,思佳讯1460亿元市值。这个市值的差距与营业收入了差距对比,卓胜微比思佳讯贵太多,因为卓胜微的营业收入规模,只有思佳讯的2%,如果四舍五入就等于没有!但是市值却很大。
可能市场觉得,小公司有潜力,这是一种错觉,无数小公司做不大,小公司好比小学生,大公司好比清华大学生,从小学读到清华大学,是极低的概率,大概是十万分之四的机会。卓胜微能够达到思佳讯的价值,机会也是相当于十万分之几。
所以,卓胜微非常贵,大家花430亿去买一个几乎没可能实现的高成长梦想。
美团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
美团的“野心”不止于1000亿美元市值,而是要“对标”阿里
11月21日,美团点评发布了2019年Q3财报;
据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营收274.9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卖业务收入155.7亿元,同比增加40%;而且,订单量已经高达25亿笔!
超越预期的业绩,也带来美团市值的大涨!
11月22日,美团股价暴涨,市值暴增600亿港币,总市值逼近6000亿港币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如今,美团市值已经超过京东、百度、拼多多,成为中国第三大市值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市值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了,目标自然要剑指全国第一市值互联网科技公司!
从生态规模层面来看,美团生态越来越大:
从团购起家,到外卖市场老大…
然后发力酒店业务、旅游业务、单车业务…
美团就算是做到3000亿美元市值,对国家来说也没有实质性进步。以牺牲外卖小哥生命和健康、制造社会交通隐患和加大社会交通成本为获利手段、垄断压制外卖商家为代价,可以说一文不值。
美团的核心业务还是外卖,但是现在抽成越来越高,很多商家陆续都不做了,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除非偷工减料或者涨价,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随着跑腿的出现,你美团做不好,最终这部分业务就分流到跑腿了,再加上美团还有一个对手饿了么,现在很多骑手都是两边都做,饿了么背靠阿里,而且阿里也有意用饿了么对抗美团。
然而跑腿其实比美团更有优势,因为跑腿是全面的,什么都可以,虽然美团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美团的抽成最终容易把自己搞崩,这就跟薅羊毛一样,把羊往死里薅,最终就是没羊可薅了。
现在市值高的大多都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做到第一的,然而第二跟第一差距太大,但是饿了么跟美团差距并不是很大。参考腾讯,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游戏跟广告,但是游戏是行业第一,行业第二的网易差腾讯太多。然后再参考阿里,核心业务是电商,赚钱的也是电商,所以市值猛,参考第二的京东,市值差了10倍。
美团要想市值猛,除非打死饿了么,做到外卖的基本统一,但是打死饿了么几乎不可能,阿里本身就不爽美团,不可能把饿了么废了的,甚至还会扶持饿了么做大,毕竟已经全资收购了。
美团大骗子美团大众点评领导们你们好!我是你们公司全国代理商。2018年12.30号 自从和你们美团公司合作以后,给你们贵公司9万元。我公司投资大量资金,租300平米写字楼,招聘30多个员工加上办公用品,每个月广告费10万元以上,总投资40多万元以上,合同上面写的是全国代理商,我们公司可以面向全国招收收单业务,可我们公司刚刚做到2019年4月份你们美团公司就不叫我们做了,只能在广州市做。这样我公司投资的钱肯定亏损,你们这样做考虑过我们这些合作商的感受吗?你们美团公司欺骗全国2000多家合作商。我们很多合作商也忍了,你们6月份突然关闭我们美团后台半个月,现在又说我们商家用户是***风险又关闭了。你们美团公司说白了就是不叫我们合作商做了。慢慢的搞死我们这些合作商。你们就一个监控系统就说是商户在***而且还是90多个商户都是***,有点太可笑了,不回复你们你们美团公司又要扣我们3万押金。你们公司直接是暗像强盗。我希望各位领导把我的有意见往上面说一下,谢谢!
谢谢邀请。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排名已经悄然之间从BAT变成MAT了,百度掉队之后,上来的不是京东,而是美团,从从APP月度活跃用户数、年购买用户数、交易笔数等重要指标衡量,美团已经成为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
11月21日晚间,美团的三季报超预期,让美团的股价在22日大涨了6.69,美团点评收盘市值5691.95亿港元,合727亿美元,虽然距离1000亿美元市值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质疑美团市值将会突破1000亿美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从美团的三季报看,美团的主要业务外卖同比增速40%以上,交易量、交易客单价都在大幅增长,客户的粘性很强,市场领导地位进一步稳固,且美团在商家端、配送端也在发力;酒店、到店及旅游业务同比增速30%以上;而包括共享单车、打车等在内的新业务则实现了扭亏为盈。
其实,早在2015年,王兴就提出了美团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的三个条件,具体包括:
1、收入规模需要达到50~66亿美元,交易额规模至少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佣金率为3%、市销率为20倍时),而且到这一规模时仍然能够保持40%以上的增长。从美团的三季报看,收入规模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但是交易额目前预计只有8000亿左右,业绩增速也基本上达到了40%增速,这第一个条件,通过努力,预计2020年就可以全部实现。
2、确保公司在全国化的过程中管理的有效性。这一点应该问题也不大,因为目前在美团的主营业务也就是外卖业务上,美团已经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竞争对手饿了么,虽然背靠阿里这棵大树,但短期内还无法撼动美团的地位,美团对全国各地市场的管控还是很有效的。这第二点通过努力,也没有问题。
3、用户使用习惯的开发与再开发。这其实也是美团在坚持做的事情,经常用美团APP的人应该知道,不过这一条很难,从美团打车、美团金融等业务发展看,应该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综上,随着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美团这个紧密联系人们衣食住行的企业,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只是时间问题,长则3年,短则1年,可能就达到了。
百威亚太黯然离场,是否预示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
没有啊,为了保证估值。
新京报讯(记者 王子扬)7月19日,国际啤酒企业百威英博在全球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显示,百威英博已同意以约160亿澳元(约合113亿美元、77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澳大利亚子公司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CUB)出售给日本饮料食品巨头朝日集团(Asahi Group Holdings Ltd.)。百威英博从澳大利亚业务剥离中获得的大部分收益,将用于还清债务,该交易预计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据了解,上述交易价格为CUB 2018年调整后收益的14.9倍,包括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而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朝日集团将获得百威英博在澳大利亚市场的所有全球和国际品牌组合的商业化权利。百威英博称,这一业务剥离的完成,将有助于百威英博在亚太地区和全球其他快速增长市场的加速扩张。
百威英博首席执行官Carlos Brito说:“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潜力巨大,且该地区一直是公司业务的增长引擎。凭借优秀的品牌组合、强大的商业***和优秀人才,具有独特优势的百威英博可以抓住整个亚太地区的增长机会。”
7月5日,百威英博集团分拆出的亚太业务公司百威亚太正式招股,原***在港交所上市。此次招股时间原定截至7月11日,招股价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之间。按招股价上限计算,百威亚太IPO最多可募集764.47亿港元,有望成为食品饮料企业今年乃至史上规模最大IPO。但7月13日凌晨,百威英博发布声明,决定不再推进百威亚太在中国香港的IPO。
事实上,百威亚太***上市募集资金,也是为偿还债务。百威亚太当时表示,此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全部即时用于偿还应付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以完成百威集团向百威亚太转让相关子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啤酒酿制公司,百威英博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拥有数百个品牌,据报道称,近年来百威英博在全球范围内的接连收购,使公司承担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务。尤其是2016年百威英博以1055亿美元规模完成对行业第二名的南非米勒公司的并购,成为啤酒行业的巨无霸。百威英博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百威英博净债务高达1088亿美元。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傍晚,百威亚太正式宣布基于考虑包括现行市况在内的多项因素,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决定不再推进全球发售及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以白表或黄表申请香港发售股份的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悉数退还。2019年7月5日,全球啤酒销量最高的企业百威英博(BUD-US)在亚太区的经营平台百威亚太(01876-HK)推出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40-47港元,拟全球发售16.265亿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15.45亿股,占全球发售的95%,剩余为公开发售。由此可见,香港发售部分仅占5%。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为联席保荐人。百威亚太***通过首次公开招股筹资最多748.6亿港元,或约相当于100亿美元。招股价反映百威亚太的市值介于4239.81亿港元至4981.78亿港元之间。如果一切顺利,百威亚太将在7月12日定价,7月19日正式挂牌上市。然而,百威却在7月15日与联席代表协定发售价的最后期限之前宣布不再推进这次全球发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想汽车市销率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想汽车市销率怎么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