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车市降价蔓延,零部件涨价已显,车企如何承受盈利之痛?
- 2、中国汽车产业2020上半年:6月产销量破纪录,但自主品牌危机未解
- 3、轿车,自主品牌难愈的痛
- 4、走入破产边缘的华晨,宝马车主不愿提起的痛
车市降价蔓延,零部件涨价已显,车企如何承受盈利之痛?
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大。因为多品种、小批量,研发前期的投入太大,但是市场的规模还没有起来,再加上传统燃油车普遍降价,带给新能源产业更大的冲击,让一些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更加困难。
2、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先有特斯拉多轮降价,后有国内多车企接连跟进,再到近期东风系旗下品牌率先掀桌“大甩卖”,与众多合资品牌掀起降价“飓风”,12万元买C不到12万能买到楼兰、凯迪拉克最高优惠达到13万元……车市越来越“疯魔”。
3、当然,在近期的降价潮中,很多并未***跟进降价的车企也有些小伤感,因为用户在下订时担心自己刚购车就遭遇降价,所以暂时选择观望。此刻,面对降价狂潮,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无疑是一步好棋。
中国汽车产业2020上半年:6月产销量破纪录,但自主品牌危机未解
1、中汽协今天公布了6月和今年上半年的汽车产销数据。
2、自主品牌方面,6月零售销量52万,同比下跌18%,表现明显落后于德系和日系。自主零售份额31%,份额同比去年下跌了5%,创近年来份额新低。相对来说,自主品牌整体表现低迷,份额下跌态势未能扭转,压力巨大。
3、就好像在1月9日本田中国媒体大会上,尽管这个日系品牌在创造了中国市场年度销量历史最高纪录之后,并且还宣布在新一年投放包括飞度、两厢思域在内的多款新车,可本田中国也仅仅保守的表示2020年是挑战不低于上年的目标。
轿车,自主品牌难愈的痛
今年10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滑近10%。吉利博瑞10月销量近5000辆,是自主品牌中销量最高的B级车。
目前看奇瑞在产品把控方面的话语权相对弱一些,作为智界S7的孪生车型,奇瑞旗下星途品牌星纪元ES的上市时间原***也是11月底,但是为了大局就不得不做出让步,避免同质化的两款车同期上市内耗。
中国品牌品质软肋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的支撑不够,是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靠洋品牌零部件“加身”的拿来主义,并不能提升中国自主品牌的品质和形象。
所以,创新意识、体制、人才等诸多因素都是制约我国汽车品牌自主发展的瓶颈。要想让汽车行业走上自主发展的顺畅大道,那就必须要克服因素,才能收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一边是新势力的崛起,有着互联网 科技 公司疯狂入局的加持,一边是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都迎头赶上。猎豹在起步阶段就慢了一拍,而后想厚积薄发也是不可能的了。
-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84万辆,同比下降2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降幅比1-5月继续扩大。自主品牌份额的下降,是市场马太效应的强化。
走入破产边缘的华晨,宝马车主不愿提起的痛
1、当华晨宝马变成进口宝马,身价自然是上升了好几个指数,有车评人调侃“华晨宝马扣标学”将会成为世界基础理论之一。面对华晨的正式破产新闻,最高兴的就是宝马车主,终于不用再抠车标了。
2、广州车展上,各家车企都在热热闹闹地参加车展,这边华晨汽车却正式申请破产重组。
3、第二,华晨汽车跟宝马公司的合作。因为那个时候华晨汽车想要进行改革,所以就找到宝马汽车想要合作,希望能够让出一部分的市场来换取宝马汽车给出的技术,但是没有想到经过十年的合作。
4、华晨破产,网友:再也不用抠标了 这也不枉华晨宝马的“抠标史”。但凡提到华晨宝马,总跟“抠”字离不开关系。在车主的认知里,“华晨”和“宝马”仿佛就是一对宿敌,你我不能共存。
5、年,华晨宝马净利润726亿,而母公司华晨集团的税前利润是692亿元,剔除华晨宝马的净利润亏损超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