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大家对比亚迪这款家轿如此不淡定?
- 2、发动机至今仍是中国的软肋,这是为什么呢?
- 3、很多人都不建议买自主品牌的车型,这是为啥?
- 4、极石01横空出世,三大软肋使其前途难料
- 5、身处云端是什么感觉?荣威D7云宿座舱,戳中B级轿车的软肋
为什么大家对比亚迪这款家轿如此不淡定?
1、超级混动DM-i,一定是要放在前面的。以往自主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处于劣势,而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混动、纯电领域已经有了很高的话语权,比亚迪的超级混动DM-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低端市场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比亚迪一直以来攻占的都是低端市场,对于中高端的市场他们都没有什么份额。比如说一提起宝马奔驰法拉利这些,人们就会想起非常的高端,因为他们卖的车基本上都是高端车型。
3、当然,大环境因素也是一部分原因,比亚迪面临的燃油轿车局势跟当年已经截然不同,考虑到产能、消费者认知度等因素,达不到预期目标也是情理之中。
4、比亚迪当下的一些产品,且买且珍惜。其实不限于比亚迪,包括那几家造车新势力,他们最近推出的车型也是同理。
5、可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公交车首先保障的是安全性能,只有安全性能过关,才可能把它作为公交车。而比亚迪这款国产汽车能够胜任,应该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情,同时也说明自己买了一个有安全保障的车。
发动机至今仍是中国的软肋,这是为什么呢?
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外企手里,例如燃油供应系统(高压油泵、高压共轨、喷油器)、ECU、OBD等,在这些方面国内的供应商还很弱,基本被外企垄断。
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冶炼技术要差一些,没有达标的钢铁为原料,所以发动机发展比较慢。
发动机一向是飞机的软肋,早期美国因为发动机不过关,摔掉的飞机不知几何。很多机型完全定型,发动机迟迟不能到位,导致飞机不能达到指标。中国不是不能生产发动机只是同样达不到指标而已,应该说是航空界的通病。
火塞与扫气孔及缸体的长短都设计的不合理,这就像人患气管炎一样,进排气道人不畅就会制约了你的力量。再就是缸环的密封度与材质的质量与火候等,传动力的好坏也是关系到发动机动力。
很多人都不建议买自主品牌的车型,这是为啥?
一是一些消费者朋友在提前购车时发现国产车质量不达标,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为了抢占市场,第一批国产车低价上路,但低价上路时不太注重质量控制。
国产品牌早期用心做产品的真心不太多,把口碑做差了。对中国人来说,面子问题很重要。当年牡丹好抽,但很多人非要去买万宝路,宁买贵,不买好,面子问题作怪,现在各省领导配车没配奇瑞吧。
他们在安全性、舒适性、科技性方面都不如很多国外品牌,这也是很多有钱人不愿意买自主品牌的原因。总的来说,其实我们也知道,如今自主品牌虽然蓬勃发展,但由于性价比优越,更受消费者青睐,而一些核心技术仍落后于合资品牌。
所以在这种有限的预算里面,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得很好,因此这种车型有很多槽点。他们的想法是之所以这种车不能选,是因为售价太低,成本也很低,它的配置质量都没有办法达到人们的满意。
极石01横空出世,三大软肋使其前途难料
同时,我们看到目前蓝山、岚图和领克9价格都定位在25一30万元之间,在产品力优势不大,而品牌力明显不如这些竞品的情况下,极石01售价虚高,鸭梨山大。
身处云端是什么感觉?荣威D7云宿座舱,戳中B级轿车的软肋
首先,荣威D7的中控台***用双13英寸联屏设计,有别于常见的独立悬浮式设计,在中控屏左侧还加入了星河deco设计,提升了荣威D7车厢内的饱满度和层次感。
侧面更可以明显感受到荣威D7 EV的优雅气质,侧面后部有一定溜背特征,加上较为低矮、修长的车头,让整台车侧面的视觉重心很靠后,有点猎装车的感觉。
在高速行驶时,荣威D7的操控性能同样出色,方向盘指向精准,驾驶员可以轻松掌控车辆动态。总的来说,混动版车型的驾驶质感是要优于纯电版车型的,这一点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荣威D7内饰的官方称谓是“云宿智舱”,可以将“云宿”大体理解为舒适惬意的乘坐体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荣威D7先在造型上下功夫,包括中控台、车门板、座椅缝线等位置都***用了比较舒展的线条,来营造惬意自在的视觉感受。
内饰方面,D7 EV***用了荣威最新的云宿座舱设计理念,13英寸仪表盘+13英寸中控屏+星河deco打造星空一体式双联屏,中控环抱式地平线设计围绕驾驶员视线位置,通过双色的车内配色搭配,营造出较强的档次感。
在车身尺寸方面,荣威D比亚迪海豹和深蓝SL03的车长均超过8米,轴距超过8米,满足了B级轿车的定位标准,能够给用户带来宽敞的乘坐空间。其中,荣威D7深谙舒适之道,搭载的云宿座舱有身处云端之感。